合同诈骗是一种常见的犯罪行为,通常指通过伪造、篡改、编造合同等手段,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合同诈骗属于诈骗罪的一种,其刑事责任由刑法予以明确规定。
根据《刑法》的规定,合同诈骗罪的刑期是有一定的幅度的,具体刑期的长短取决于诈骗金额的大小。如果合同诈骗金额在50万元以下,一般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合同诈骗金额在50万元以上但不超过500万元,一般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合同诈骗金额在500万元以上,一般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可以判处无期徒刑。
对于合同诈骗罪的定罪量刑,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jpg)
1. 合同诈骗的手段和手法:如果合同诈骗手段和手法恶劣,情节严重,那么判决的刑期就会相应增加。
2. 合同诈骗的金额:合同诈骗金额是判决刑期的主要考虑因素,金额越大,判决刑期就会越重。
3. 合同诈骗的社会影响:如果合同诈骗的行为影响了社会的公序良俗,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危害,那么判决的刑期也会相应增加。
4. 合同诈骗的犯罪人的态度和行为:如果犯罪人在案发后能够积极认罪、悔罪,积极赔偿受害人的损失,那么判决的刑期也会相应减轻。
合同诈骗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其犯罪后果严重,对于犯罪人和社会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于合同诈骗罪的打击力度,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避免受到合同诈骗的侵害。同时,对于犯罪人,应该严格依法惩处,让他们为自己的犯罪行为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