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案件是一种常见的家庭纠纷案件,通常涉及夫妻双方的财产分割、抚养权、探视权等问题。在中国,离婚案件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程序或者调解程序解决。本文将介绍离婚案件的起诉方式、离婚案件的类型以及离婚案件中常见的争议点。
一、离婚案件的起诉方式
离婚案件的起诉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起诉,二是通过调解程序解决。
.jpg)
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起诉,需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法受理、审理、判决。这种方式适用于夫妻双方无法协商解决的情况。在诉讼过程中,法院将会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证据,进行调查取证,最终做出判决。
通过调解程序解决,需要向当地的婚姻登记机关或者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程序强调双方协商,通过调解达成协议,解决纠纷。如果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可以签订离婚协议书,由婚姻登记机关或者人民调解委员会予以确认。
二、离婚案件的类型
离婚案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协议离婚:夫妻双方协商一致,通过签订离婚协议书解决纠纷。
2.诉讼离婚:夫妻双方无法协商解决,通过民事诉讼程序向法院提起诉讼。
3.调解离婚:夫妻双方通过调解程序解决纠纷,达成协议。
4.决定离婚: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判决夫妻双方离婚。
三、离婚案件中常见的争议点
离婚案件中常见的争议点包括财产分割、抚养权、探视权等问题。
1.财产分割:在离婚案件中,夫妻双方的财产分割是一个重要的争议点。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应当共同所有,离婚时应当协商分割。如果夫妻双方无法协商,可以通过诉讼程序向法院提起财产分割诉讼。
2.抚养权:离婚后,夫妻双方需要协商孩子的抚养问题。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应当由父母行使。如果夫妻双方无法协商,可以通过诉讼程序向法院提起抚养权诉讼。
3.探视权:离婚后,夫妻双方需要协商孩子的探视问题。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未成年子女有权与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亲属保持联系。如果夫妻双方无法协商,可以通过诉讼程序向法院提起探视权诉讼。
离婚案件是一种常见的家庭纠纷案件,涉及到夫妻双方的财产分割、抚养权、探视权等问题。在处理离婚案件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起诉方式,并通过协商、调解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