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侦查、审判期间,经过保证金、担保人或监视居住等方式,被法院暂时释放出来,但需要遵守一定的限制和规定。对于许多被取保候审的人来说,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取保出来了还会坐牢吗?”
需要明确的是,取保候审并不是免于惩罚的“保护伞”,而是一种暂时的保释措施。如果被取保候审的人在限制和规定期间再次犯罪或违反规定,就有可能被撤销取保候审,重新被拘留或者被判处刑罚。
其次,取保候审的限制和规定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jpg)
1. 限制出境:被取保候审的人一般不能离开所在地,否则将被视为违反规定。
2. 约束居住:被取保候审的人需要在规定的住所居住,并在规定时间内回到住所,否则将被视为违反规定。
3. 限制活动:被取保候审的人一般不能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也不能接受采访或者发布相关信息。
4. 担保人或者保证金:被取保候审的人需要有一定的担保人或者交纳一定的保证金,以确保其不会逃避审判或者再次犯罪。
如果被取保候审的人能够严格遵守以上限制和规定,并且没有再次犯罪或者违反规定的行为,那么就不会被判处刑罚。但如果被取保候审的人再次犯罪或者违反规定,那么就有可能被撤销取保候审,重新被拘留或者被判处刑罚。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被取保候审的人在审判期间被判有罪,那么取保候审的保证金或者担保人将会被没收或者扣押,同时被判处的刑罚也可能比原本预期的要严重一些。
被取保候审并不等于免于惩罚,而是一种暂时的保释措施。如果被取保候审的人能够严格遵守限制和规定,并且没有再次犯罪或者违反规定的行为,那么就不会被判处刑罚。但如果再次犯罪或者违反规定,就有可能被撤销取保候审,重新被拘留或者被判处刑罚。因此,被取保候审的人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以免进一步加重自己的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