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案件中,夫妻双方签署的谅解书是一种重要的和解方式。很多人对于谅解书的法律效力存在疑问,究竟离婚案件有谅解书能起诉吗?本文将从法律角度解析这个问题。
我们需要明确,谅解书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二条规定,合同是自愿订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应当遵循自愿、平等、诚实信用的原则。谅解书作为一种合同,同样需要遵循这些原则。只要谅解书符合法律规定,夫妻双方签署后就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作为离婚案件的和解方式之一。
其次,谅解书的法律效力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但是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按照当事人约定的方式进行。因此,在离婚案件中,夫妻双方签署的谅解书也需要符合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否则就不能起诉。
.jpg)
具体来说,离婚案件中的谅解书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谅解书应当合法有效。即夫妻双方签署的谅解书应当符合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2. 谅解书应当明确具体。谅解书应当明确夫妻双方的离婚协议内容,包括财产分割、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3. 谅解书应当真实自愿。夫妻双方签署的谅解书应当是真实自愿的,不能受到任何形式的强制或者威胁。
4. 谅解书应当经过法律程序。夫妻双方签署的谅解书应当经过法律程序,包括律师审核、公证等程序。
只有符合以上条件的谅解书,才能作为离婚案件的和解方式之一,并具有法律效力。如果谅解书不符合法律规定,夫妻双方签署后也不能起诉。
离婚案件中的谅解书是一种重要的和解方式,具有法律效力。谅解书的法律效力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否则就不能起诉。因此,在签署谅解书之前,夫妻双方应当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遵循自愿、平等、诚实信用的原则,确保谅解书的合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