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钱赔偿家属诉讼:法律依据与应对策略
当发生人身损害或死亡事故,导致受害人家属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时,如果肇事者无钱赔偿,将面临严峻的法律后果。本文将结合中国的法律法规,探讨肇事者无钱赔偿家属诉讼时的应对策略。
法律依据
.jpg)
《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丧葬费等费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交通事故的,赔偿责任由其监护人承担。
应对策略
一、积极协商调解
在诉讼发生之前,肇事者应积极与受害人家属协商调解,争取达成和解协议。可以通过社区、基层组织、调解员等途径进行调解,寻求第三方帮助化解纠纷。
二、申请法律援助
对于无钱赔偿且符合条件的肇事者,可以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机构会指派律师为肇事者提供无偿法律服务,帮助其进行辩护和协商调解。
三、申请减免赔偿
如果肇事者确实无经济支付能力,可以向法院申请减免赔偿。法院会根据肇事者的实际经济情况、受害方诉求等因素,做出是否减免赔偿的裁决。
四、分期偿还
法院在判决后,允许肇事者分期偿还赔偿款。分期偿还的期限和金额由法院根据肇事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确定。
五、判决后履行
若肇事者不主动履行法院判决,受害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可以采取扣押、冻结财产、拍卖个人资产等措施,确保赔偿款的及时到位。
六、监护人承担责任
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的交通事故,由其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监护人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并承担抚养、教育伤残人的义务。
七、刑事追究
在个别情况下,肇事者可能构成遗弃罪或过失致人死亡罪等刑事犯罪。受害人家属可以通过公安机关进行报案,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
注意事项
在诉讼过程中,肇事者应积极应诉,积极履行法律义务。 对于法院判决的赔偿款,肇事者应尽最大努力偿还,避免恶意逃避。 对于故意造成人身损害或死亡事故的肇事者,法院会依法从重处罚。
总之,无钱赔偿家属诉讼时,肇事者应积极采取应对策略,争取化解纠纷,履行赔偿义务。中国法律法规为肇事者提供了多种救济方式,肇事者应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利,在法律框架下解决赔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