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纠纷起诉状撰写指南
引言
经济纠纷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普遍法律问题,处理经济纠纷需要依据法律程序进行,起诉状是提起经济纠纷诉讼的必备法律文书。本文将结合中国法律,深入探讨经济纠纷起诉状的撰写方法。
.jpg)
起诉状的基本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20条规定,经济纠纷起诉状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1. 原告的姓名、住所、联系方式; 2. 被告的姓名或名称、住所地及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姓名; 3. 诉讼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 4.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
起诉状撰写要点
1. 原告和被告信息
原告信息应准确无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户籍地、住址和联系方式;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地、联系方式、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被告信息也应详细,法人或其他组织应写明其所在单位或机构名称、住所地。
2. 诉讼请求
诉讼请求是原告向被告请求法院保护的具体内容,应明确具体的请求事项,如请求判令被告支付债务、履行合同义务、赔偿损失等。
3. 事实与理由
事实与理由部分是起诉状的核心内容,应清晰简要地阐述原告的诉讼主张,包括纠纷的起因、经过、证据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依据。
4. 证据
原告应提供证据证明其诉讼主张,包括合同、发票、收据、证人证言等。证据应当真实、合法,且与诉讼请求相关。
5. 证人
原告可以列出证人的姓名和住址,证人应能证明案件中的相关事实。
6. 其他事项
起诉状中还应包括以下事项:
起诉日期; 原告签名或盖章; 附件目录(如证据清单)。
格式和要求
起诉状应使用标准格式,内容清晰、条理分明。一般情况下,起诉状应使用A4纸张,一式三份,一份交法院,一份交被告,一份自留。
特别提示
在撰写起诉状前,原告应仔细收集证据,明确诉讼请求,做好充分的准备。 如原告无法自行撰写起诉状,可以委托律师代为起草。 起诉状递交法院后,法院会审查起诉状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并决定是否立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