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让起诉权的程序
概述
转让起诉权是指将原告对被告的民事权利转让给他人行使的一种法律行为。在中国法律中,转让起诉权的程序涉及以下步骤。
.jpg)
1. 具备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5条,转让起诉权应具备以下条件:
转让的权利为原告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且可转让。 受让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转让行为真实有效,且未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2. 形式要件
转让起诉权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并具备以下内容:
转让人的姓名或名称、住所; 受让人姓名或名称、住所; 转让的权利; 转让的标的和范围; 转让的条件; 转让的日期。
3. 程序步骤
转让起诉权的程序步骤如下:
a. 签订转让合同
转让方与受让方签订转让合同,明确转让的权利、标的、范围和条件。
b. 申请法院办理转让手续
受让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转让起诉权的申请书,并附上转让合同。
c. 法院审查
法院审查申请书和转让合同,确认转让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d. 受理转移手续
法院受理转让手续后,变更诉讼当事人,受让人成为新的原告。
4. 诉讼进行
转让起诉权后,受让人可以继续原告已经进行的诉讼,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重新提起诉讼。诉讼过程中,受让人享有与原告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5. 判决执行
如果法院判决受让人胜诉,受让人可以根据判决执行,取得相应的权利。
注意事项
转让起诉权不等于转让实体权利。受让人只有权利提起诉讼,而无法直接取得实体权利。 转让起诉权后,原告丧失对诉讼标的的处分权。 受让人转让诉讼权利给第三方的,必须经原转让人的同意,并向法院申请办理相应手续。 恶意串通的转让起诉权行为,可能构成妨碍诉讼的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