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枉法仲裁
定义
枉法仲裁是指仲裁庭在审理仲裁案件时,违反法律规定,作出违法、不公正的裁决,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jpg)
中国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58条规定:当事人因仲裁裁决违法而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判断标准
认定仲裁裁决是否枉法,主要依据以下标准:
违反法律规定:仲裁庭违反了仲裁法或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 事实认定错误:仲裁庭对案件事实的认定明显错误,导致裁决不符合实际情况。 适用法律错误:仲裁庭错误地适用法律,导致裁决不符合法律原则。 程序违法:仲裁庭违反了仲裁法或仲裁规则规定的程序,损害了当事人的应有权利。 裁决明显不公平:仲裁裁决明显不公正,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撤销枉法裁决的程序
当事人认为仲裁裁决枉法,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撤销。撤销申请应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
人民法院受理撤销申请后,经审查,认为符合撤销条件的,应及时裁定撤销仲裁裁决。
案例
案例1:
在某仲裁案件中,仲裁庭未经当事人同意,擅自延期开庭,并最终做出对原告不利的裁决。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仲裁庭的行为违反了仲裁法关于庭审程序的规定,裁定撤销仲裁裁决。
案例2:
在某仲裁案件中,仲裁庭对案件争议焦点事实的认定与证据明显不符,导致裁决不符合实际情况。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仲裁裁决存在事实认定错误,裁定撤销仲裁裁决。
预防和制裁
为了预防和制裁枉法仲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仲裁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培养。 完善仲裁规则,明确仲裁庭的职责和程序要求。 强化对仲裁活动的监督管理。 加大对枉法仲裁行为的处罚力度,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结论
枉法仲裁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破坏了仲裁制度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只有严格依法规范仲裁行为,及时撤销枉法裁决,才能有效维护当事人的权利,保障仲裁制度的公正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