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房产起诉离婚怎么办
在我国,因房产而引发的离婚诉讼并不罕见。当夫妻双方在有房产的情况下对离婚达成共识,但对房产分割存在争议时,一方可以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决房产分割。
法律依据
.jpg)
《民法典》第1087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方婚前财产 一方因继承或赠与所得财产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劳动收入 一方婚前财产的孳息和收益
《婚姻法》第39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诉讼流程
1. 收集证据: - 婚姻关系证明(如结婚证) - 房产权证或购房合同 - 收入证明等经济状况证明 - 抚养子女证明
2. 起草诉状: - 表明离婚诉讼请求 - 陈述房产相关情况 - 提出对房产分割的请求
3. 向法院递交诉状: - 根据房产所在地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诉状
4. 等待法院受理: - 法院会对案件材料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
5. 开庭审理: - 原告、被告出庭陈述各自意见 - 法院调查取证,查明事实
6. 判决: - 法院根据查明的事实,作出对房产分割的判决
房产分割原则
法院在对房产分割时,会遵循以下原则:
照顾女方和未成年子女的利益 按照夫妻双方对家庭贡献大小进行分割 原则上均等分割 根据房产的具体情况和双方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诉讼建议
1. 协商优先: - 在提起诉讼之前,尽量与对方协商解决房产分割问题,避免对簿公堂。
2. 收集充分证据: - 为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收集尽可能多的相关证据,证明房产的价值、双方的收入状况和家庭贡献度。
3. 聘请律师: - 法律专业人士可以帮助您理清案情,收集证据,并代理出庭,提高胜诉几率。
4. 尊重法院判决: - 法院的判决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当事人应尊重并执行判决。
特别提示
1. 诉讼期间,法院可能会查封涉案房产。 2. 离婚后,若房产归一方所有,另一方可以请求折价补偿。 3. 房产分割后,原按揭贷款尚未还清的,由取得房产所有权的一方继续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