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时无法获取身份证号码怎么办?
引言
在提起民事诉讼时,原告对于被告的身份信息有明确的知悉权。中国《民事诉讼法》对此有明确规定。然而,在实践中,原告可能无法获取被告的身份证号码。本文将探讨起诉时无法获取身份证号码的解决办法,并结合中国的相关法律进行分析。
.jpg)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起诉状应当载明被告的姓名、住所等基本信息。身份证号码是公民身份的重要标识,因此,在起诉时注明被告的身份证号码至关重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11条规定,起诉状没有载明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补正,并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处理。
无法获取身份证号码的解决办法
原告无法获取被告身份证号码时,可以采取以下解决办法:
1. 与被告协商:直接向被告索要身份证号码,协商解决。
2. 向有关部门查询:可以通过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公安机关等部门查询被告的身份证号码。
3. 申请法院调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法院协助调查被告的身份证号码。法院有权调取有关单位的档案材料,核实当事人的身份信息。
4. 提出不予受理异议:如果原告无法通过上述途径获取被告的身份证号码,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受理异议。人民法院会根据原告的举证情况,决定是否立案受理。
法院的处理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后,如果发现起诉状未载明被告的身份证号码,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1. 告知补正:告知原告在一定期限内补正身份证号码,否则法院将不予受理起诉。
2. 依职权调查:法院可以依职权调取有关单位的档案材料,核实被告的身份证号码。
3. 发出公告:法院可以通过公告的方式,要求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到法院出示身份证件。
4. 不予受理:如果原告在法院规定的期限内无法补正身份证号码,法院可以作出不予受理起诉的决定。
注意事项
原告在起诉时,应当尽最大努力获取被告的身份证号码。如果无法获取,应当及时采取上述解决办法。此外,原告还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1. 在与被告协商时,应当保留证据,例如短信、微信聊天记录等。
2. 在向有关部门查询时,应当出具证明材料,例如授权委托书、查询事由等。
3. 在提出不予受理异议时,应当阐明无法获取身份证号码的原因,并提供相关证据。
结语
起诉时无法获取身份证号码并不必然导致诉讼无法进行。原告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身份证号码,或提出不予受理异议。人民法院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保障原告的诉讼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