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仲裁所需资料
1. 仲裁申请书
仲裁申请书应包含以下信息:
.jpg)
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 争议事项的简要描述 申请仲裁的理由和事实依据 所请求的救济措施
2. 证据材料
申请人应提供支持其主张的证据材料,包括但不仅限于:
合同、协议或其他相关文件 目击证人的证词 专家报告 财物或财产的记录
3. 仲裁费用
申请人应在仲裁申请中预交仲裁费用,包括仲裁员费用、秘书费、庭审费和翻译费等。仲裁费用根据仲裁机构的收费标准确定。
4. 其他相关资料
根据不同的仲裁机构和争议的具体情况,还可能需要提供以下其他资料:
仲裁协议的副本(如果存在) 申请人资格证明(如公司的营业执照或个人的身份证件) 授权委托书(如果申请人委托代理人) 保全证据的申请(如果需要)
5. 申请方式
仲裁申请书及其相关材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交:
邮寄至仲裁机构指定的地址 亲自递交给仲裁机构 通过电子邮件或在线平台提交(如果仲裁机构支持电子提交)
中国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申请仲裁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存在仲裁协议 争议属于仲裁协议约定的范围 仲裁申请在仲裁协议约定的仲裁时效内提出
仲裁协议
仲裁协议是指当事人之间就争议解决方式达成一致的书面约定。仲裁协议可以单独订立,也可以包含在合同或者其他文件中。
仲裁范围
仲裁协议可以约定仲裁的范围,包括具体的争议事项或者某类争议事项。如果没有约定仲裁范围,则仲裁机构可以根据争议的性质确定仲裁范围。
仲裁时效
仲裁时效是指申请仲裁的期限。仲裁时效根据不同争议类型而有所不同,一般为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内。
其他注意事项
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仲裁机构,可以在协议中约定仲裁机构的选定方式,也可以在申请仲裁时由当事人共同选定。 仲裁机构收到仲裁申请后,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 仲裁过程遵循保密原则,未经当事人同意,不得向第三人披露仲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