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申请劳动仲裁
导言 加班是劳动者付出超出正常工作时间之劳动的一种情况。在中国,劳动者享有加班费等权利保障。当劳动者认为其加班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申请劳动仲裁的条件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申请劳动仲裁应具备以下条件: 当事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争议发生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 争议涉及劳动合同履行或劳动关系终止
.jpg)
申请劳动仲裁的程序 申请劳动仲裁的程序如下: 1. 申请人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 2. 仲裁委员会受理申请,并告知被申请人 3. 仲裁委员会组成仲裁庭,进行调解或仲裁 4. 仲裁庭作出裁决
申请书的内容 劳动仲裁申请书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仲裁请求 事实和理由 证据清单 申请人签名、日期
证据收集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时,需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其加班事实,如: 考勤记录 工作笔记本 短信或电子邮件记录 同事证词
劳动仲裁庭的裁决 劳动仲裁庭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对争议事项作出裁决。裁决分为两种: 调解书:调解达成一致后,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 仲裁裁决:没有达成调解,仲裁庭作出裁决,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不服裁决的救济途径 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受理后,对仲裁裁决进行合法性审查。
法律依据 《劳动法》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结论 加班申请劳动仲裁是劳动者维护自身加班权利的重要途径。劳动者应了解申请劳动仲裁的条件、程序和法律依据,以有效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劳动仲裁,劳动者可以获得加班费、补休等补偿,保障其基本劳动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