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的请求事项
引言
劳动仲裁是一种解决劳动争议的准司法程序,简便快捷、经济实惠。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
.jpg)
请求事项的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仲裁的请求事项包括:
劳动关系确认:确认劳动关系是否存在或有无劳动合同。 工资报酬: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工资、加班费、奖金等。 劳动条件: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安全卫生等。 社会保险: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造成劳动者权益损害。 经济补偿金:劳动者被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请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确认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为违法,要求恢复劳动关系。 其他请求:与劳动关系相关的其他请求,例如工伤认定、劳动合同变更等。
请求具体化
劳动者在提出仲裁请求时,应具体明确请求事项。例如,请求支付拖欠工资,应说明具体的工资金额、欠薪时间;请求恢复劳动关系,应说明被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具体时间和原因。
举证责任
劳动者对仲裁请求负有举证责任。这意味着,劳动者需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常见的证据包括: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日记等。
仲裁裁决的效力
劳动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裁决,另一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请求时效
劳动者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均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超过时效的仲裁请求,劳动仲裁委员会不受理。
特殊情况
对于特殊情况,劳动仲裁有以下规定:
被侵害权利的劳动者死亡,其近亲属可以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仲裁请求。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非劳动者主观原因导致时效中断,仲裁时效可以延长。
结语
劳动仲裁为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提供了便捷有效的途径。劳动者在提出仲裁请求时,应注意请求事项的范围,具体化请求,并提供充足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及时提出仲裁请求,遵守相关时效规定,才能充分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