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所需材料:中国法律视角
仲裁是一种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当事人在争议发生后通过仲裁机构而不是法院解决纠纷。在中国,仲裁活动由《仲裁法》和相关部门规章规范。根据《仲裁法》,当事人申请仲裁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仲裁申请书
.jpg)
仲裁申请书应载明以下内容: 申请人的姓名、住所或主要营业地 被申请人的姓名、住所或主要营业地 争议的简要情况和要求 仲裁金额或标的额 证明仲裁协议存在或仲裁条款的证据 申请人已向被申请人发出仲裁通知,或其他证明被申请人已知晓仲裁的证据 申请人委托代理人的,应提交委托代理书 其他必要的文件或证据
二、证明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的证据
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是仲裁的前提条件。申请人应提交书面仲裁协议或包含仲裁条款的合同、协议等证明文件。
三、争议的简要情况和要求
当事人应在仲裁申请书中对争议的性质、发生原因、争议标的等情况进行简要陈述,并明确自己的仲裁请求。
四、仲裁金额或标的额
仲裁金额或标的额是指争议标的的经济价值。当事人应在仲裁申请书中明确争议的金额或标的额,以便仲裁机构确定仲裁费。
五、相关证据
当事人应提交与争议相关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 合同、协议、发票、收据等书面证据 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等证人证言 电子邮件、微信聊天记录等电子数据
六、其他材料
根据具体情况,仲裁机构还可能要求当事人提交其他材料,例如: 申请财产保全的,应提交财产保全申请书和担保材料 申请中止仲裁程序的,应提交中止申请书和相应证据
格式要求
仲裁申请书和相关材料应按照仲裁机构规定的格式提交。常见格式包括纸质文件、电子邮件、在线提交等。当事人应注意,不同仲裁机构对材料格式可能有不同的要求,请提前咨询相关仲裁机构。
补充说明
对于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不成立、无效或无法执行的情形,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确认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无效。
仲裁程序中,当事人可以随时补充提交证据材料。在补充提交证据时,应当向仲裁机构说明补充提交证据的理由。
仲裁材料应当真实、完整。当事人对提交的仲裁材料负有证明责任。如果当事人提交虚假、不完整的仲裁材料,可能会影响仲裁的结果,甚至导致仲裁裁决被撤销或不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