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院起诉离婚未获成功怎么办?
在中国,离婚必须通过法院诉讼程序进行。如果一方起诉离婚,法院不予判决准予离婚,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 上诉
.jpg)
如果当事人不服法院一审判决,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上诉期间为15天,自收到判决书之日起计算。上诉需要提交上诉状,并缴纳上诉费。
2. 撤回起诉
当事人可以撤回起诉,但必须在法院判决前提出。撤回起诉后,该离婚诉讼即终止,当事人需要重新起诉才能再次请求法院判决离婚。
3. 调解
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调解,由法院主持调解双方矛盾。调解成功后,法院会出具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调解书中可以约定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事项。
4. 等待法定期限
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自起诉之日起满一年,一方在判决不准离婚后又起诉离婚的,法院应当准予离婚。因此,当事人可以在法院一审判决不准离婚后,等待一年期满后再重新起诉离婚。
5. 寻找法律援助
当事人可以寻求律师的帮助,由律师协助起草起诉状、申请调解、提出上诉等。律师可以提供专业法律知识和指导,提高诉讼成功的可能性。
6. 补充证据
如果法院一审判决不准离婚是因为证据不足,当事人可以收集新的证据,并在上诉或者重新起诉时一并提交。新的证据可以支持当事人的离婚请求,提高胜诉的可能性。
7. 争取家事调查
如果涉及子女抚养问题,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家事调查。家事调查由法院指定专业机构或人员进行,对子女的成长环境、教育状况、与父母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调查,为法院判决提供参考依据。
8. 尊重判决
如果法院多次判决不准离婚,当事人应尊重判决结果。强行要求离婚可能涉嫌违法,并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
起诉离婚的理由必须符合《婚姻法》的规定,如重婚、分居满两年、感情破裂等。 法院在审理离婚诉讼时,会综合考虑夫妻感情、家庭状况、子女利益等因素,综合判断是否准予离婚。 《婚姻法》规定,夫妻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疾病,或一方有重大过错,另一方可以据此起诉要求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