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不写答辩书的法律后果及应对策略
在提起诉讼后,如果被告未在法定期限内提交答辩书,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缺席判决。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50条的规定,原告在法定期限届满后的15日内,可以向法院申请缺席判决。
缺席判决的申请流程:
.jpg)
1. 原告向法院提交《缺席判决申请书》以及证据材料,证明被告已逾期未提交答辩书。 2. 法院审查原告的申请是否符合法定条件。 3. 法院向被告送达《出庭通知书》,要求被告在指定时间内出庭。 4. 被告无正当理由不出庭的,法院可以缺席审理并作出缺席判决。
缺席判决的后果:
缺席判决具有与普通判决同等的法律效力,对被告具有约束力。被告未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上诉的,缺席判决将发生法律效力,并可以强制执行。
被告不写答辩书的应对策略:
1. 及时联系被告:
原告应当及时与被告联系,了解其不提交答辩书的原因。如果被告主动联系并表示愿意提交答辩书,原告可以告知被告补交答辩书的期限。
2. 沟通无果时的应对:
如果被告否认收到诉讼材料或拒绝提交答辩书,原告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应对:
申请送达回证:向法院申请送达回证,以证明诉讼材料已送达被告。 申请公告送达:如果被告下落不明或拒收诉讼材料,原告可以申请公告送达。
3. 申请撤诉:
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书的情况对原告不利,且原告不希望申请缺席判决,可以向法院申请撤诉。
4. 申请恢复诉讼程序:
如果被告未提交答辩书是由于正当理由,且在发现错误后及时向法院申请,法院可以恢复诉讼程序。但是,被告需要承担因其过错造成的诉讼费用。
5. 提出异议申请:
如果被告在缺席判决作出后发现存在正当理由导致其无法及时提交答辩书,可以向法院提出异议申请。法院经审查后,可以撤销缺席判决,恢复诉讼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
被告不提交答辩书并不一定意味着其败诉。如果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足以支持其诉讼请求,法院仍可以驳回原告的诉讼。 缺席判决的效力受被告上诉权的限制。如果被告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上诉,缺席判决将失效。 被告不提交答辩书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收到诉讼材料后遗失、下落不明、缺乏法律意识、故意拖延等。原告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适当的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