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后抚养费不给怎么办
当一方父母拒绝对子女支付抚养费时,另一方父母可以采取法律行动来强制执行付款。在中国,起诉后抚养费不给的处理方法如下:
1. 执行程序
.jpg)
在法院判决或调解书确定抚养费义务后,抚养义务人仍不履行的,抚养费享有者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经审查后,可以采取以下执行措施:
强制执行:采取扣押、冻结财产、查封、拍卖等措施,将抚养费直接从抚养义务人的账户或财产中划拨给抚养费享有者。 司法拘留:对有能力履行抚养费义务而拒不履行的抚养义务人,可以处以司法拘留,期限为15日以下。 限制消费:对未支付抚养费的抚养义务人,可以限制其高消费行为,如禁止乘坐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 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拒不履行抚养费义务且欠款金额较大、情节严重的抚养义务人,可以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其信用活动。
2. 追加处罚
对于拒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情节严重的,抚养费享有者可以请求法院对抚养义务人追加处罚,包括:
罚款:对情节较轻的,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拘役。 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抚养义务人的行为构成遗弃罪,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处以有期徒刑。
3. 民事赔偿
如果抚养费不给的行为给抚养费享有者造成损失,抚养费享有者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抚养义务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包括支付子女扶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4. 后续执行
执行程序结束后,如果抚养义务人仍不履行抚养义务,抚养费享有者可以再次申请执行,继续采取上述强制执行措施。执行期限为两年,从法院作出执行裁定之日起计算。
5. 其他措施
除了法律途径外,抚养费享有者还可以寻求其他途径解决问题,如:
与抚养义务人沟通,协商解决办法。 向妇联、居委会、社区法律服务机构等寻求帮助。 举报抚养义务人的违法行为,如将子女送人或遗弃。
特别注意:
抚养费的数额由法院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的经济能力等因素确定。 抚养费的支付方式和期限由法院在判决或调解书中明确。 父母双方对子女负有抚养教育的义务,不因父母离婚或一方再婚而免除。 拒绝支付抚养费的行为不仅违反法律,也损害子女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