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后协议离婚的办理流程
在中国,起诉后协议离婚的办理流程通常如下:
第一步:收集证据并提交起诉状
.jpg)
当事人收集相关证据,包括结婚证、身份证、子女出生证明等,并向被告住所地的法院提交起诉状。起诉状中应写明离婚请求及相关证据清单。
第二步:受理案件
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立案受理。法院会向原告和被告送达起诉状和开庭传票。
第三步:庭前调解
法院通常会在开庭前组织原告和被告进行调解。调解成功,达成离婚协议的,法院会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并宣告离婚。调解不成功的,法院将择日开庭审理。
第四步:开庭审理
开庭时,原告和被告会出庭陈述事实和理由,提交证据。法院依法进行审理,并对证据进行审查。如查明确有必要,法院可委托鉴定机构对证据进行鉴定。
第五步:判决离婚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和被告感情确已破裂,无法恢复夫妻关系的,将判决双方离婚。如发现起诉不符合法定条件的,法院会驳回起诉。
第六步:制作判决书
法院作出判决后,会制作书面判决书,并向原告和被告送达。判决书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第七步:办理离婚登记
双方当事人持生效判决书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会核查判决书的真实性,并颁发离婚证。
特别注意:
起诉后,双方当事人应积极配合法院的调查和调解。法院会根据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和证据,依法公正办理。 调解书和判决书均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自觉遵守,不得擅自变更或不执行。 若当事人对判决书不服,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