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仲裁被撤销后的处理方式
导言
单位仲裁是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单位仲裁被撤销的情况下,当事人如何处理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中国法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jpg)
一、单位仲裁被撤销的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2条,人民法院在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时,发现仲裁庭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可以依法撤销仲裁裁决。
二、单位仲裁被撤销的处理方式
当单位仲裁被撤销后,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式:
1. 重新向仲裁委申请仲裁。当事人可以就同一劳动争议事项,重新向仲裁委提交申请,由仲裁委重新组成仲裁庭进行仲裁。
2. 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复议。当事人对仲裁委作出的撤销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复议申请。
3.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对仲裁委作出的撤销仲裁裁决或复议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具体处理流程
1. 仲裁被撤销后
(1)仲裁委撤销仲裁裁决的,应当将撤销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2)当事人收到撤销决定书后,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重新仲裁、申请复议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2. 重新仲裁
(1)申请人应当在收到撤销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仲裁委提交仲裁申请书。 (2)仲裁委收到仲裁申请书后,应当在5日内决定受理或不予受理。
3. 申请复议
(1)申请人应当在收到撤销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复议申请书。 (2)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复议申请书后,应当在30日内做出复议裁决。
4. 提起诉讼
(1)申请人应当在收到撤销决定书或复议裁决书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应当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依法作出判决。
四、注意事项
当事人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行使救济权利,逾期将导致丧失救济机会。 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代理仲裁、复议或诉讼事宜。 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应当积极提供证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论
单位仲裁被撤销后,当事人可以采取重新仲裁、申请复议或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处理。当事人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并及时行使救济权利。通过合理利用法律救济途径,当事人可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确保劳动争议得到公正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