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起诉了取保候审怎么办
概览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允许犯罪嫌疑人在不羁押的情况下接受调查和审判。当检察院决定对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时,就会出现本文讨论的情况。
.jpg)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在下列情况下,检察院可以对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 符合起诉条件,犯罪嫌疑人应负刑事责任的; 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期限的。
程序
当检察院决定对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时,将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 侦查机关移送:侦查机关将案件材料和取保候审人员移送检察院。 2. 审查起诉:检察院对案件材料进行审查,作出起诉或者不起诉的决定。 3. 提起公诉:检察院决定提起公诉,向法院提交起诉书和证据。 4. 法院审理:法院受理起诉书,进行审理和判决。
犯罪嫌疑人的权利
取保候审期间起诉的犯罪嫌疑人享有以下权利:
了解被指控的犯罪事实和证据; 聘请律师为自己辩护; 申请取证; 申请变更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期间起诉的影响
取保候审期间起诉会对犯罪嫌疑人产生以下影响:
丧失取保候审资格:一旦检察院提起公诉,犯罪嫌疑人将被收押候审,丧失取保候审资格。 诉讼压力增大:犯罪嫌疑人面临更大诉讼压力,需要积极配合侦查和审判。 判决风险加重:一旦被法院判决有罪,犯罪嫌疑人可能面临更严厉的刑罚。
应对措施
犯罪嫌疑人及其律师在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积极配合侦查和审判:配合调查,积极为自己辩护,维护合法权益。 聘请律师:聘请专业律师,提供法律咨询和辩护意见。 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向法院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如取保候审改为监视居住。 收集证据:收集对己有利的证据,为自己辩护。 情绪稳定:保持情绪稳定,积极应对诉讼,避免做出过激行为。
结论
检察院起诉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是一个严肃的法律程序。犯罪嫌疑人及其律师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积极应对诉讼,维护合法权益。法院将根据事实和证据,依法公正裁判,保障当事人的权利和司法的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