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际仲裁者?
国际仲裁员是指解决国际商业或投资争端的独立中立人士。他们根据争端双方同意的规则和程序,对争议进行裁决。
中国法律对国际仲裁者的要求
.jpg)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国际仲裁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具有公正诚信的品质; 具备仲裁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能够独立公正地行使仲裁职责; 不存在可能影响仲裁公正性的利害关系。
国际仲裁员的选任
争端双方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选任仲裁员。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委托仲裁机构指定仲裁员。
《仲裁法》第十七条规定,仲裁庭由三人或者一人组成。如果仲裁庭由三人组成,双方各指定一名仲裁员,共同指定第三名仲裁员担任首席仲裁员。
国际仲裁员的职责
国际仲裁员的主要职责如下:
受理案件,审查仲裁协议的有效性; 主持仲裁程序,确保程序的公正性; 调查收集证据,查明事实; 分析证据,适用法律,做出裁决; 解释和执行仲裁裁决。
国际仲裁员应具备的素质
合格的国际仲裁员应具备以下素质:
专业知识和技能: 对仲裁程序和规则有深入了解; 具备相关的法律、商业或技术专业知识; 具有娴熟的语言能力,能够用至少两种语言进行仲裁。
公正诚信: 保持中立和独立性,不受任何一方的影响;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
高效和果断: 能够高效地管理仲裁程序,及时做出裁决; 具有果断的判断力,能够在证据和法律基础上做出公平公正的裁决。
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 具有出色的沟通能力,能够清晰有效地传达信息; 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与他人建立有效的关系。
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 致力于持续学习,不断更新仲裁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积极参与仲裁专业组织的活动,与其他仲裁员交流经验。
结论
国际仲裁员在国际商业和投资争端的解决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公正诚信、高效果断、沟通能力强以及持续学习的素质。在中国,国际仲裁员的选任和职责由《仲裁法》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