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交起诉书不交费怎么办
在中国,公民或法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除提交起诉书外,还需按规定缴纳诉讼费。若仅提交起诉书而不缴纳诉讼费,将产生以下影响:
1. 立案延误
.jpg)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0条规定,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后,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但如果起诉人未缴纳诉讼费,人民法院将不会立案受理,案件将无法进入司法程序。
2. 驳回起诉
如果起诉人在法定期限内未缴纳诉讼费,人民法院将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1条的规定,裁定驳回起诉。裁定驳回起诉后,起诉人可以重新缴纳诉讼费并提交起诉状,但错过的诉讼时效无法恢复。
3. 影响审判
即使人民法院已立案受理,但起诉人仍未缴纳诉讼费,也会影响案件的审判程序。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3条的规定,中止审理。在中止审理期间,案件将无法继续进行,直到起诉人缴纳诉讼费为止。
4. 承担诉讼费
《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原告承担案件受理费和审理费,被告承担应由其负担的诉讼费用。即使起诉人未缴纳诉讼费,但法院已审理结案,起诉人仍需承担应由其负担的诉讼费。
缴纳诉讼费的方式
起诉人可通过以下方式缴纳诉讼费:
在人民法院设立的诉讼费专用窗口缴纳 通过银行柜台或网上银行转账缴纳 使用手机支付缴纳
缴纳诉讼费的期限
起诉人在提交起诉状后,应当在七日内缴纳诉讼费。如果超过七日尚未缴纳,人民法院将按照前述规定处理。
免交诉讼费的情形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83条的规定,以下情形可以免交诉讼费:
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提起的诉讼; 公益诉讼; 经济困难的自然人或承担诉讼费确有困难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人民法院认为不交纳诉讼费不影响裁判的。
需要指出的是,免交诉讼费的情形具有一定的限制性。起诉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人民法院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审查。
结语
只交起诉书不交费的行为会严重影响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起诉人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及时缴纳诉讼费,以保障自己的诉讼权利。若有特殊情况无法缴纳诉讼费,可向人民法院及时提出申请,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