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劳动仲裁提出诉求
前言 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最便捷、高效的解决途径之一便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简称“劳动仲裁委”)提出仲裁。本文将结合中国的相关法律,详细阐述如何向劳动仲裁委提出诉求。
一、劳动仲裁的受理范围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仲裁委受理下列劳动争议: 工资、加班加点工资、奖金、津贴、福利待遇等劳动报酬争议; 工伤事故争议; 招用、辞退、除名、解除劳动合同争议; 社会保险争议; 劳动合同履行中发生的其他争议。
.jpg)
二、申请劳动仲裁的条件 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申请人必须是劳动者; 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争议; 争议属于劳动仲裁受理范围; 尚未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劳动仲裁申请程序 向劳动仲裁委提出仲裁,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 提交仲裁申请书 仲裁申请书应载明以下内容: 申请人的基本信息(姓名、住所、联系方式); 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单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 争议事项和要求; 仲裁请求理由。
2. 递交仲裁申请材料 除了仲裁申请书外,还需提交相关证据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单、考勤记录等。
3. 缴纳仲裁费 申请人应缴纳一定的仲裁费。费用标准由各地方劳动仲裁委自行制定。
四、劳动仲裁的审理程序 1. 立案 仲裁委收到仲裁申请后,经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立案。
2. 送达仲裁通知书 仲裁委将仲裁通知书送达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3. 开庭审理 仲裁委一般在立案后30日内组织开庭审理。庭审时,双方当事人可以陈述事实、提供证据、进行辩论。
4. 调解 仲裁委在审理过程中,可以进行调解,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
5. 仲裁裁决 经审理后,仲裁委将对争议做出裁决。裁决书应当载明争议的事项、裁决的理由、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裁决结果。
五、劳动仲裁裁决的效力 劳动仲裁裁决书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履行裁决规定的义务。
六、不履行裁决的后果 若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劳动仲裁裁决。
七、特殊情况 1. 集体劳动争议 当劳动争议涉及10人以上劳动者时,可以由劳动者推选代表申请仲裁。
2. 越级仲裁 当劳动争议涉及省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或其所属事业单位时,可以越级向同级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八、结语 通过向劳动仲裁委提出诉求,劳动者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掌握正确的仲裁申请程序,及时收集相关证据材料,有助于保障仲裁的顺利进行。若对仲裁裁决不满,劳动者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进一步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