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庭不叫被告人来怎么办?
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是案件中被指控犯罪的人。开庭审理案件时,在正常情况下,被告人应当出庭受审。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被告人可能缺席开庭。对于这种情况,中国的法律有明确的规定。
被告人未经传唤不到庭的情形
.jpg)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的规定,被告人未经传唤不到庭,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强制其到庭。人民法院采取强制措施时,应当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如聘请律师的权利等。
被告人虽经传唤仍不到庭的情形
对于被告人虽经传唤仍不到庭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继续审理:如果案件属于不适用强制措施的情形,或者被告人虽经强制措施仍不到庭的,人民法院可以继续审理案件。 缺席审判:如果被告人的行为严重妨碍诉讼的正常进行,人民法院可以缺席审判。但是,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或者其他重刑的案件,人民法院不能缺席审判。 延期审理:如果被告不到庭的原因正当,人民法院可以延期审理案件。
被告不到庭的法律后果
被告人不到庭,可能会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缺席判决:如果人民法院缺席审判,则可以直接对被告人缺席判决。 中止审理:如果人民法院延期审理案件,则审理程序将暂停,直至被告人到庭。 通缉:如果被告人经传唤仍不到庭,而且其行为已达到通缉标准的,人民法院可以发布通缉令,由公安机关对其进行抓捕。
被告人缺席开庭的权利保障
为了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即使被告人缺席开庭,人民法院也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告知被告人权利:人民法院应当告知被告人缺席开庭的法律后果,以及其享有的权利,如聘请律师的权利等。 指定辩护律师:如果被告人没有委托律师,人民法院可以为其指定辩护律师。 保障被告人质证权利:人民法院应当收集被告人缺席期间提交的证据,并将其提交给辩护律师质证。
具体判例
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对被告人开庭不到庭的情况作出了更详细的规定。例如,对于被告人虽经传唤仍不到庭且情节严重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处以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结论
被告人开庭不到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中国的法律有明确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人民法院应当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利,确保其能够充分行使辩护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