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庭审双方均未出庭
在通常情况下,民事诉讼中,原告或被告缺席法庭审理,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依法做出相应处理。然而,如果庭审中双方当事人均未出庭,则会对案件审理产生一定影响,并需要根据具体情形来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中国的法律规定
.jpg)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均未到庭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原告的请求缺席判决。
缺席判决是指原告在庭审中缺席,法院根据被告的陈述和提交的证据,对案件作出判决。缺席判决具有与普通判决同等的法律效力,对原告具有约束力。
缺席判决的条件
法院缺席判决的前提是原告缺席,且原告缺席的原因不属于法定情形。例如,原告因不可抗力、正当理由等原因无法出庭,则法院不应缺席判决。
双方当事人均未出庭的情况
在庭审中,如果双方当事人均未出庭,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追加送达传票或公告送达:法院会再次向双方当事人送达传票或公告开庭时间,并要求其在指定期限内到庭。 缺席判决:如果双方当事人仍未在指定的期限内到庭,且未提供正当理由,法院可以根据原告的请求缺席判决。 中止审理:如果双方当事人均未出庭,且有正当理由,法院可以裁定中止审理,并明确告知恢复审理的时间。 驳回起诉或撤销诉讼:如果原告无正当理由连续两次未到庭,法院可以裁定驳回起诉。如果被告无正当理由连续两次未到庭,法院可以裁定撤销诉讼。
缺席判决的救济措施
对于缺席判决,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或上诉。
再审:如果缺席判决违反法定程序或其他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向原审法院申请再审。 上诉:如果当事人不服缺席判决,可以在收到判决书后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法律后果
如果一方当事人未出庭,且法院未缺席判决,则法院将继续审理案件。此时,出庭的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缺席审理,要求法院在缺席的一方当事人不到庭的情况下继续审理案件。
结语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均未出庭的情况并不常见。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依法做出相应处理,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当事人应当积极履行出庭义务,避免因缺席出庭导致案件无法正常审理或受到不利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