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开庭被告人不来怎么办?
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此,中国法律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处理办法。
缺席审判的条件
.jpg)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03条的规定,只有符合以下条件,才能缺席审判:
被告人被依法传唤两次,无正当理由不到庭; 公诉机关已提出公诉; 法庭对被告人进行了公告送达; 法庭认为案件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可以缺席审判。
缺席审判的程序
缺席审判的程序与普通审判略有不同,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公告送达:法院将开庭公告在法定公告栏和被告人居住地张贴公告,自公告之日起10日视为送达。 2. 庭审:在开庭审理时,法院会宣读开庭公告,并查明被告人不到庭的原因。 3. 证据调查:法院会对案件证据进行调查,包括证据质证、证人证言和被告人供述等。 4. 宣判:法院会根据证据对案件进行判决,并制作缺席判决书。
缺席判决的效力
缺席判决与普通判决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被告人收到缺席判决书后,可在10日内提出上诉。如果被告人在上诉期内未上诉,缺席判决即为最终生效。
被告人不到庭的法律后果
被告人无正当理由不到庭,将面临以下法律后果:
罚款、拘留:法院可以对其处以罚款或者拘留; 羁押候审:对于情节严重的,可以对其采取羁押候审措施; 缺席审判:符合条件的,法院可以缺席审判,并对其作出判决; 拘传:对于多次传唤不到庭的,法院可以对其进行拘传。
正当理由
在以下情况下,被告人不到庭视为有正当理由:
患病或其他不可抗拒的事由无法到庭; 经法院同意,出庭有困难; 被告人已被羁押在外地,且交通不便等。
如果被告人能够提供正当理由证明自己无法到庭,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包括延期开庭、变更传唤方式等。
总结
对于被告人无正当理由不到庭的情况,中国法律采取缺席审判的办法,既保障了诉讼的顺利进行,也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同时,法院也会严格审查被告人不到庭的原因,确保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