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书证据不足怎么办
引言
在劳动仲裁程序中,证据的充足性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劳动仲裁书因证据不足而无法认定事实,当事人将面临败诉的风险。因此,掌握应对证据不足的情况至关重要。
.jpg)
证据不足的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六条,仲裁庭对证据应当审查核实。如果仲裁庭认为证据不足以证明争议事实的,应当依法作出裁决。证据不足的认定通常表现为:
证据内容模糊不清,无法认定争议事实; 证据缺乏关联性,无法证明争议事实; 证据来源不明或者有伪造、变造等嫌疑。
应对证据不足的策略
1. 补充证据
如果仲裁庭认定证据不足,当事人可以向仲裁庭申请补充证据。补充证据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与争议事实有关; 能够证明争议事实; 补充提交前未有合理的理由未能提交。
2. 申请对证据的调查取证
当事人还可以申请仲裁庭对证据进行调查取证。仲裁庭可以依法调取证据、询问证人、鉴定等方式调查取证。调查取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公平公正; 法律规定; 当事人合法权益。
3. 举证责任转移
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可以申请将举证责任转移给对方当事人。举证责任转移的条件包括:
对方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 申请人已经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但对方当事人未提供相反证据; 对方当事人有提供相反证据的可能。
4. 申请仲裁庭自行调查
如果当事人无法提供充分证据,或者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存在争议,仲裁庭可以自行调查。仲裁庭自行调查的范围包括:
申请人提供的证据; 对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 涉及争议事实的其他证据。
5. 申请书面说明
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要求当事人对证据不足的情况进行书面说明。书面说明应当包括:
证据不足的原因; 申请人认为可以证明争议事实的其他证据; 对对方当事人证据的质疑。
裁决的效力
如果仲裁庭最终认定证据不足以证明争议事实,将作出驳回申请的裁决。驳回申请的裁决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得再就同一争议事实提起仲裁。
司法审查
对劳动仲裁书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在审查劳动仲裁书时,将重点审查仲裁庭对证据的认定是否正确。如果法院认为仲裁庭对证据的认定错误,可以撤销或变更劳动仲裁书。
结语
劳动仲裁书证据不足的情况并不少见。当事人应当掌握应对证据不足的策略,积极收集、完善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必要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申请补充证据、调查取证、举证责任转移、仲裁庭自行调查、书面说明等方式弥补证据不足。如果对劳动仲裁书不服,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司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