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庭上诉人不来怎么办:中国法律视角
引言
在诉讼程序中,开庭审理是重要环节,旨在查明案件事实,分清案件责任。若上诉人无正当理由缺席开庭,将对诉讼进程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将探讨中国法律对上诉人不来开庭的情形及相应处理方式。
.jpg)
缺席开庭的后果
(一)缺席裁判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63条,当事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判。这意味着法院可以对缺席的上诉人作出判决,无论其理由是否正当。
(二)举证不利
开庭审理中,上诉人有权对原判决提出异议并提供证据支持。若上诉人缺席开庭,则无法当庭举证,不利于法院查明事实,可能导致判决不利于上诉人。
(三)上诉权丧失
若上诉人在法定上诉期内无正当理由缺席开庭两次,法院可以裁定驳回上诉,上诉人将丧失上诉权。
缺席开庭的例外
法律也规定了一些例外情况,上诉人即使缺席开庭,但提出正当理由并经法院认可,仍可进行审理。这些正当理由包括:
不可抗力因素,如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 自身或近亲属患病或死亡等重大变故; 其他法院认为正当的理由。
缺席开庭的处理方式
(一)合议庭决定
上诉人缺席开庭后,合议庭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缺席裁判或延期开庭。
(二)询问原因
合议庭会向缺席的上诉人发出询问通知书,了解其缺席原因。
(三)认可正当理由
如合议庭认可上诉人的缺席理由正当,将延期开庭或作出中止诉讼的裁定。
(四)缺席裁判
如合议庭认为上诉人缺席理由不当,或无法获得上诉人的回复,则可以缺席裁判。
(五)解除缺席裁判
若上诉人对缺席裁判异议,提出正当理由并提供证据支持,法院可以解除缺席裁判,并恢复诉讼程序。
结论
上诉人不来开庭,后果严重,可能导致缺席裁判、举证不利或丧失上诉权。然而,法律也考虑到了正当理由,并提供了相应的处理方式。当事人应积极遵守诉讼程序,如遇特殊情况无法出庭,应及时向法院说明理由,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