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仲裁失败怎么办
引言
仲裁作为一种解决纠纷的替代性方式,因其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而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不满意仲裁结果,可能会寻求撤销。在我国,撤销仲裁的法律依据主要有《仲裁法》第七十八条和第八十条。
.jpg)
撤销仲裁的法律依据
1. 受理仲裁申请有管辖权问题
仲裁庭对本案没有管辖权的。 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程序有违法情况的。
2. 作出裁决有违法情况
超越职权,侵犯其他法院或仲裁机构管辖权的。 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 裁决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 裁决认定事实错误或适用法律错误。
撤销仲裁的程序
1. 向法院申请撤销
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作出裁决的仲裁委员会所在地或者被申请人住所地法院申请撤销。
2. 提交撤销申请书
撤销申请书应载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仲裁裁决内容、撤销理由和证据等相关信息。
3. 法院审查
法院收到撤销申请书后,会进行审查。如果符合受理条件,法院将受理申请,并通知被申请人。
4. 审理
法院受理撤销申请后,将组织双方进行庭审,并对撤销理由进行审查和判断。
5. 裁决
法院审理后,将对撤销申请作出裁决。裁决分为支持撤销和驳回撤销两种。
撤销后怎么办
1. 重新仲裁
法院撤销仲裁裁决后,当事人可以重新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新的仲裁裁决将取代原有的撤销裁决。
2. 向法院起诉
法院撤销仲裁裁决后,当事人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对原有纠纷进行独立审理,并作出判决。
撤销不成功的处理方式
1. 接受裁决结果
如果法院驳回撤销申请,当事人应接受仲裁裁决结果。对于已履行的裁决,当事人不得再提出异议。
2. 协调执行
对于未履行的仲裁裁决,当事人应积极配合执行。如果被执行人拒不履行,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3. 申请再审
当事人对法院撤销裁决驳回撤销申请的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
结论
撤销仲裁是一项复杂的法律程序,当事人应谨慎行使撤销权。在撤销失败的情况下,当事人应遵循法律规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