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仲裁所需材料
在中国,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问题发生争议,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申请工资仲裁时,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 仲裁申请书
.jpg)
仲裁申请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申请人的姓名、住所、联系方式 被申请人的姓名、住所、联系方式 仲裁请求的内容和事实理由 证据清单
2. 仲裁协约
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仲裁协议,应提交仲裁协议。
3. 身份证明
申请人应提交身份证、户口本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
4. 劳动关系证明
劳动关系证明可以是劳动合同、工资条、社保证明等。
5. 工资证据
工资证据包括:
工资单 银行转账记录 现金收据 其他可以证明工资数额和发放时间的材料
6. 欠薪证据
如果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拖欠工资,需要提交欠薪的证明,例如:
催薪函 用人单位的回复函 银行流水记录
7. 其他证据
如果劳动者有其他证据支持其仲裁请求,也应提交。例如:
证人证言 相关部门的证明 电子数据
证据要求:
证据应合法、真实、关联性 提交的证据副本应加盖单位公章或劳动者签名 证据不足以证明事实主张的,仲裁委员会可要求当事人提供其他证据
材料递交:
申请人应将上述材料提交至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会向被申请人送达仲裁通知书和仲裁申请书等材料。
注意事项:
劳动者申请工资仲裁的期限为从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 提交的材料不齐全的,仲裁委员会会要求申请人限期补交。 劳动者可以委托他人代理仲裁,但需要提交委托书。 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会进行调查、调解、开庭审理等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