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函的视为送达
引言
律师函作为一种常见的法律文书,在日常法律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送达方式直接影响到律师函的法律效力。我国法律对律师函的送达方式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之一即为视为送达制度。本文将结合中国的法律,深入探讨律师函如何视为送达。
.jpg)
法律规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1条的规定,律师函视为送达的情形包括:
1. 送达地址不详且无法查找的; 2. 拒绝接收的; 3. 其他无法送达的情形。
实践中的适用
在司法实践中,律师函视为送达的情形主要包括:
1. 送达地址不详且无法查找:若对方当事人提供的送达地址不详,且经合理查询仍无法确定其实际住所或营业场所时,律师函可以视为送达。 2. 拒绝接收:若对方当事人拒绝接收律师函,在公证人员或有关基层组织在场的情况下,可以将律师函留在其住所或营业场所,并视为送达。 3. 其他无法送达的情形:其他无法送达的情形包括对方当事人下落不明、长期外出、住所或营业场所关闭等。
送达程序
律师函的视为送达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视为送达条件:律师应根据上述法律规定,确认对方当事人是否符合视为送达条件。 2. 制作送达证明:律师应制作送达证明,详细记录送达地址、时间、方式以及对方当事人拒绝接收的情况等。 3. 公证或基层组织见证:公证人员或有关基层组织应在场见证律师函的送达过程,并出具证明。 4. 将律师函留在指定地点:若对方当事人拒绝接收,律师应将律师函留在其住所或营业场所,并拍照或录像取证。
法律效力
律师函视为送达后,其法律效力与实际送达相同。这意味着律师函视为送达后,当事人即被视为已知晓律师函的内容,并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例如,律师函中载明的催告期限自视为送达之日起计算。
注意事项
律师函的视为送达制度在适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谨慎认定视为送达条件:律师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认定视为送达条件,避免滥用视为送达制度。 2. 充分取证:律师应充分取证证明视为送达的过程,以防对方当事人否认。 3. 及时核实送达情况:送达后,律师应及时核实送达情况,确保对方当事人已知晓律师函的内容。 4. 考虑其他送达方式:若无法通过视为送达送达律师函,律师应考虑其他送达方式,如邮寄送达、公告送达等。
结语
律师函的视为送达制度是法律赋予律师的一种便利,有利于提高律师函的送达效率。在适用视为送达制度时,律师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充分取证,以确保律师函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