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不到案的法律应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已经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如果经传唤不到案的,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拘传
.jpg)
如果犯罪嫌疑人符合以下条件,公安机关可以对其进行拘传:
涉嫌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基本确凿的; 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 有现实危险性的; 有逃避侦查、审判可能性的。
拘传期限不得超过30天。在拘传期间,公安机关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收集证据,查明案情。
2. 逮捕
如果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有以下情形的,公安机关可以将其逮捕:
在逃或可能逃逸的; 毁灭、伪造证据或串通他人作伪证的; 指使、胁迫他人毁灭、伪造证据或串通他人作伪证的; 有可能继续实施犯罪的; 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通他人作伪证等妨碍侦查行为的。
逮捕后应当在24小时内讯问,并且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当有他的辩护律师在场。
3. 网上追逃
公安机关可以通过全国公安机关的网络,发布犯罪嫌疑人的通缉令,对逃犯进行网上追逃。
4. 悬赏
公安机关可以对重大的犯罪嫌疑人悬赏,鼓励群众提供线索,协助抓捕。
5. 冻结资产
公安机关可以冻结犯罪嫌疑人的银行账户、车辆等财产,防止其逃匿后转移财产。
6. 限制出境
公安机关可以限制犯罪嫌疑人出境,防止其逃往境外。
嫌疑人不归案的后果
如果犯罪嫌疑人在经过上述措施后仍不到案,将面临以下后果:
公安机关可以继续采取侦查措施,收集证据,待时机成熟后对其进行逮捕。 公安机关可以将犯罪嫌疑人列入网上追逃名单,对其进行公开通缉。 公安机关可以对犯罪嫌疑人的家属、朋友、单位施加压力,促使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 如果犯罪嫌疑人长期不到案,公安机关可以对其判处缺席审判。
律师建议
对于犯罪嫌疑人不到案的情况,律师建议:
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侦查工作,主动提供线索,帮助抓捕犯罪嫌疑人。 敦促犯罪嫌疑人尽快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如果犯罪嫌疑人有正当理由无法到案,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延期到案申请。 告知犯罪嫌疑人不到案的严重后果,避免其因逃避侦查而受到更重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