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起诉分割财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92条规定,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平均分割。但有特殊约定的除外。离婚后分割财产,可分为协议分割和诉讼分割两种方式。
一、协议分割
.jpg)
离婚后,夫妻双方可以自行协商分割财产。协商一致后,可签订书面协议,协议应载明夫妻共同财产的具体分割方案,并由双方签字或盖章。协议签订后,双方应按照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二、诉讼分割
如果夫妻双方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分割财产。诉讼分割程序如下:
1. 提交起诉状:原告应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载明原告、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并附上相关证据材料。 2. 受理案件:法院审查起诉状后,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立案受理。 3. 开庭审理:法院将对案件进行审理,听取双方陈述、质证、辩论。 4. 调解结案: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会促使双方调解。调解达成一致的,将制作调解书,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5. 判决结案:无法调解的,法院将根据查明的事实、证据,依法作出判决,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诉讼分割注意事项:
1. 诉讼时效:自离婚之日起三年内,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后的财产分割诉讼。 2. 管辖法院: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夫妻共同财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3. 证据收集:离婚后分割财产,需要提供夫妻共同财产的证明材料,如购房合同、银行流水、股票账户等。 4. 律师代理:聘请律师代理诉讼,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收集证据、出庭应诉,增加诉讼胜算。
特殊约定
夫妻双方可以在婚姻期间或离婚时对财产分割进行特殊约定,如:
婚内协议:夫妻双方可签订婚内财产协议,约定各自婚前、婚后财产的归属和管理方式。 离婚协议:离婚时夫妻双方可协商约定财产分割方案,并载入离婚协议书中。
特殊情形的财产分割
对于夫妻共同财产中的一些特殊财产,有以下规定:
房屋分割:夫妻共同所有的房屋,原则上由双方平均分割。但考虑实际使用情况,可以适当调整分割比例。 公司股权分割:夫妻共同拥有的公司股权,可根据公司章程、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分割。 债务分割:夫妻共同债务,由双方共同偿还。但债务属于一方个人债务的除外。
离婚后起诉分割财产涉及法律和程序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人士,积极收集证据,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