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起诉开庭流程
一、起诉
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离婚起诉状。 起诉状应载明原告、被告的基本信息、离婚请求、事实和理由、证据清单。
.jpg)
二、受理
法院审查起诉状,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受理,并出具受理通知书。 受理后,法院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三、举证质证
原告和被告向法院提交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 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质证,对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进行审查。
四、调解
法院会组织双方调解,促成双方达成离婚协议。 调解不成的,转入审判程序。
五、开庭审理
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审理案件。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出席法庭,陈述意见,出示证据,进行辩论。 法院根据证据、当事人陈述和辩论,查明事实,适用法律,作出判决。
具体流程:
1. 起诉准备
收集证据:包括结婚证、身份证、户口本、财产清单、抚养协议等。 撰写起诉状:明确离婚请求、陈述事实和理由、列明证据清单。
2. 立案受理
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及相关材料。 法院审查后予以立案受理,并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
3. 证据提交
原告和被告在指定期限内提交证据。 举证质证:对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进行审查。
4. 调解
法院组织双方调解,促成离婚协议达成。 调解成功:制作调解书,并生效。 调解不成功:进入审判程序。
5. 开庭审理
法院根据案件情况安排开庭时间。 当事人出庭陈述、辩论。 法院根据证据和法律作出判决。
6. 判决生效
判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 判决生效后,当事人持判决书到民政部门办理离婚登记。
注意事项:
离婚诉讼需委托律师代理。 证据一定要充分,证明力强。 离婚调解是解决离婚纠纷的重要途径。 法院判决离婚后,当事人应尽快办理民政登记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