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未成年开庭成年如何判决
引言 犯罪未成年人是指在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由于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与成年人不同,刑事责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因而我国刑事法律对未成年犯罪的处理采取了特殊的原则和措施。其中,开庭时已满十八周岁,但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如何定罪量刑成为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
适用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但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节严重的,应当按照刑法规定的最低刑限处罚。
.jpg)
定罪标准 对开庭时已满十八周岁,但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定罪,应当遵循以下标准:
犯罪行为已构成犯罪:根据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未成年人的行为符合犯罪构成要件,具有社会危害性。 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犯罪时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不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具有部分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但还不充分,可以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处罚。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具有基本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可以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处罚。
量刑标准 对开庭时已满十八周岁,但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量刑,应当遵循以下标准:
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第十七条和第十八条的规定,对于已满十六周岁但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综合考虑犯罪情节、未成年人的年龄、智力、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未成年人的量刑,应当综合考虑犯罪情节、未成年人的年龄、智力、受教育程度、悔罪表现等因素。情节严重或者具有累犯、惯犯情形的,可以加重处罚;情节轻微或者初犯未遂的,可以减轻处罚。 适用缓刑:对于符合缓刑条件的未成年人,可以适用缓刑。缓刑执行期间,未成年人应当接受矫正教育,接受社会监督。
特殊情形 对于因受他人教唆、胁迫或者利用而犯罪的未成年人,或者对于因玩忽职守致使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下,应当依法追究教唆者、胁迫者、利用者或者玩忽职守者的刑事责任。
结语 对于犯罪未成年开庭成年如何判决的问题,法律采取了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原则。司法实践中,应当综合考虑犯罪情节、未成年人的年龄、智力等因素,依法进行定罪量刑,既要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又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