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如何仲裁公司
在中国,拖欠工资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通过仲裁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仲裁程序
.jpg)
仲裁是一种解决劳动争议的非诉讼程序。劳动者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会组织仲裁庭对争议进行审理。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其中一人为仲裁委员会指定的首席仲裁员,另两名仲裁员由双方当事人各指定一名。
仲裁申请
劳动者拖欠工资的,可以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仲裁申请书应当写明请求事项、事实和理由,并附上相关证据。
证据收集
劳动者提供证据证明拖欠工资的事实,可以提交以下证据:
劳动合同 工资发放记录 银行流水记录 欠条 证人证言
仲裁庭审
仲裁庭开庭审理时,双方当事人应当出席。劳动者应当陈述仲裁请求,提供证据,并质证。公司应当就仲裁请求进行答辩,提供证据,并质证。
仲裁裁决
仲裁庭经过审理,应当作出仲裁裁决。仲裁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公司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拖欠工资的法律依据主要有:
《劳动法》第九十条: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应当支付劳动者应付工资报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三百以下的赔偿金。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七条: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仲裁申请书,并附具下列材料: (一)劳动者的身份证明; (二)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三)仲裁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理由; (四)证据清单及证据。
注意事项
劳动者在申请仲裁前,可以先尝试与公司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再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仲裁过程中,劳动者应当注意收集证据,并充分陈述自己的仲裁请求。
如果公司在仲裁裁决后拒不履行,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