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申请劳动仲裁的人证
引言
劳动仲裁是中国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机制。人证在劳动仲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裁决机构查明事实,做出公正裁决。本文将详细阐述劳动仲裁中申请人证的法律依据、程序以及注意事项。
.jpg)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是劳动仲裁的基本法律依据。根据《仲裁法》第二十四条和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传唤人证。
申请程序
1. 提出申请:申请人在提交仲裁申请书时,应同时递交《申请传唤证人申请书》。申请书中需注明证人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以及与待争议的事实相关的证明事项。
2. 提交材料:申请人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 证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如身份证、户口本等); - 与申请人主张的事实相关的证据材料。
3. 仲裁委员会审查:仲裁委员会对申请人的申请进行审查,根据《仲裁规则》的相关规定,裁决是否准许传唤人证。
4. 传唤人证:仲裁委员会决定传唤人证后,会向人证发出传票。人证应当按照传票载明的日期、时间、地点到场作证。
5. 作证:人证到场后,应当如实陈述所知道的与争议事实相关的情况,并回答仲裁员的询问。人证作证应当客观、公正、不得隐瞒事实。
注意事项
1. 证人资格:原则上,凡是了解待争议事实的人都可以作为人证。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作为人证: - 未成年人; - 精神病患者; - 盲、聋、哑人不具备辨别能力的; - 曾因作伪证被处罚的。
2. 证据效力:人证的证言仅是仲裁委员会认定事实的证据之一。仲裁委员会在综合考虑所有证据后,依法作出裁决。
3. 申请期限:申请人应当在仲裁申请期限内提出申请传唤证人的申请。仲裁申请期限一般为自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
4. 传唤费用:传唤人证所需的费用由申请人承担。如果申请人无力承担费用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减免。
结语
人证在劳动仲裁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裁决机构查明事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申请人在劳动仲裁中申请传唤人证时,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如实陈述相关事实,积极配合仲裁委员会的工作,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