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开开庭审理案件的判决书送达被告
概述
中国法律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外,案件应当公开开庭审理。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法院可以不公开开庭审理案件,并以不公开开庭的方式作出判决。本篇文章将探讨不开庭判决书如何送达被告,以及相关法律规定。
.jpg)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下列案件,不公开开庭审理:
(一)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 (二)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秩序或者妨害公共安全的; (三)有碍于被害人名誉或者人身安全的。
送达方式
对于不公开开庭审理的案件,判决书的送达方式与公开开庭审理案件不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的规定,不公开开庭审理的判决书,应当通过以下方式送达被告:
(一)由司法警察或者人民法院派员送达; (二)委托有关单位代为送达; (三)邮寄送达,邮寄送达的,应当在判决书正本上注明邮寄送达的日期。
送达地点
判决书可以送达被告住所、工作单位或者其他能够联系到被告的地方。
送达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判决书应当在判决后七日内送达被告。
送达证明
对于不公开开庭审理的案件,送达判决书应当有送达证明。送达证明应当载明送达的时间、地点、方式以及被告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或者近亲属签收的情况。
被告缺席判决
如果被告在判决后无正当理由拒收或者逃避送达,人民法院可以依法缺席判决。缺席判决的效力与公开开庭审理作出的判决相同。人民法院在缺席判决后,应当将判决书送交公安机关执行。公安机关在收到人民法院送交的判决书后,应当在三十日内依法执行。
上诉
被告收到判决书后,如果对判决不服,可以在收到判决书的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结论
不公开开庭审理案件的判决书送达被告的方式与公开开庭审理案件不同。人民法院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和程序送达判决书,以保障被告的合法权益。如果被告对判决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