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是指在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经过审查后由公安机关决定对其进行取保候审。这种方式可以在保证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的同时,确保案件的顺利办理。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公安机关也可以采取拘留措施。那么,取保候审能拘留吗?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条款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取保候审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对于轻微犯罪嫌疑人,可以决定取保候审;对于其他犯罪嫌疑人,可以决定羁押或者取保候审。”这就意味着,取保候审是一种对于轻微犯罪嫌疑人的处理方式,而对于其他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也可以采取羁押措施。
那么,公安机关在取保候审期间是否可以采取拘留措施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对于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撤销取保候审决定,采取羁押措施:(一)有重大风险可能逃遁的;(二)有重大风险可能销毁、伪造证据的;(三)有重大风险可能妨碍诉讼活动的。”这就意味着,在取保候审期间,如果犯罪嫌疑人存在逃遁、销毁证据或者妨碍诉讼活动等情况,公安机关可以采取羁押措施,即拘留犯罪嫌疑人。
.jpg)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对于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撤销取保候审决定,采取羁押措施:(一)有重大风险可能再次犯罪的;(二)有重大风险可能妨碍侦查的;(三)有重大风险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这就意味着,在取保候审期间,如果犯罪嫌疑人存在再次犯罪、妨碍侦查或者影响社会稳定等情况,公安机关也可以采取羁押措施,即拘留犯罪嫌疑人。
综上所述,取保候审能拘留吗?答案是肯定的。在取保候审期间,如果犯罪嫌疑人存在逃遁、销毁证据、妨碍诉讼活动、再次犯罪、妨碍侦查或者影响社会稳定等情况,公安机关可以采取羁押措施,即拘留犯罪嫌疑人。这也是为了保证案件的顺利办理,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当然,在采取拘留措施时,公安机关也必须遵循法律程序,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