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工辞退有工资吗?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涉及到劳动法和雇佣关系。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旷工辞退确实存在一定的工资支付问题。
根据我国《劳动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雇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休假的,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工资: (一)休假期间工资不低于本单位同工种、同工龄劳动者的平均工资; (二)休假期间工资不低于本单位同工种、同工龄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
根据这一规定,如果雇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休假,雇主应当支付工资。然而,旷工辞退是指雇员未经请假、未经雇主同意擅自缺勤,违反了劳动合同的约定。在这种情况下,雇主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有可能不支付旷工期间的工资。
.jpg)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条的规定,雇主因雇员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然而,旷工辞退是雇员的违约行为,不属于雇主因雇员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因此,雇主在旷工辞退时,通常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劳动合同中约定了旷工期间的工资支付规定,雇主就需要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资。例如,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旷工期间工资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雇主就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劳动者在下列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请求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没有享受工资或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二)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的; (三)劳动者没有参加社会保险的。
如果雇主不支付旷工期间的工资,劳动者可以根据上述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并请求经济补偿。
旷工辞退的工资支付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看。通常情况下,雇主在旷工辞退时不需要支付工资,但如果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工资支付规定,或者劳动者符合解除劳动合同并请求经济补偿的条件,雇主可能需要支付工资或经济补偿。在雇佣关系中,双方应当遵守劳动法的规定,合理解决工资支付问题,维护劳动者和雇主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