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者采用其他欺骗手段,使他人错误地作出意思表示或者行为,使他人受到损失的行为。在我国刑法中,对于合同诈骗罪的量刑数额有一定的要求,下面从法律视角来探讨这个话题。
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合同诈骗罪的量刑数额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合同诈骗罪是一种利用合同关系进行欺骗的犯罪行为,其严重程度取决于欺骗手段的恶劣程度、损失金额的大小以及造成的社会影响等因素。如果犯罪手段特别恶劣,造成的损失较大,或者对社会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那么量刑数额相应会较高。
.jpg)
二是犯罪主体的主观恶性。合同诈骗罪是一种故意犯罪行为,犯罪主体的主观恶性是判决量刑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如果犯罪主体具有恶意欺骗他人的目的,并且采取了较为精细的计划和手段进行欺骗,那么量刑数额相应会较高。
三是犯罪主体的犯罪前科情况。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主体如果有前科记录,那么在量刑时会受到一定的加重处罚。如果犯罪主体之前曾经有过类似的合同诈骗犯罪行为,那么在量刑时会考虑到其累犯情况,量刑数额相应会较高。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合同诈骗罪的最高刑罚为10年有期徒刑,并可以并处罚金。在实际判决中,具体的量刑数额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一般来说,如果合同诈骗行为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或者对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那么量刑数额可能会接近最高刑罚。
合同诈骗罪的量刑数额主要受到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犯罪主体的主观恶性以及犯罪主体的犯罪前科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判决中,法官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最终确定合适的量刑数额。合同诈骗罪的量刑数额的合理确定,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合同关系的稳定和合法权益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