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夫妻离婚后是否还能起诉对方的财产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一般来说,离婚后夫妻之间的财产分割是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的,离婚后双方各自分得自己应得的财产,不再有共同财产。在某些情况下,离婚后仍然存在可以起诉对方财产的情况。
如果在离婚前双方存在共同财产但未分割,离婚后仍然可以起诉对方的财产。在这种情况下,离婚后的财产分割仍然需要解决共同财产的问题。如果离婚时双方未能达成共同财产分割协议,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分割共同财产。此时,另一方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分割共同财产和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其次,如果离婚后一方发现对方隐瞒了财产或者存在其他不正当行为,也可以起诉对方的财产。在这种情况下,离婚后的财产分割需要重新进行审查,以确定对方是否存在隐瞒财产或者其他不正当行为。如果确实存在不正当行为,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审查财产分割,并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jpg)
如果双方在离婚协议中约定了特殊条款,也可以起诉对方的财产。在这种情况下,离婚后的财产分割需要根据离婚协议来进行。如果双方在离婚协议中约定了特殊条款,如赡养费、抚养权等,但对方未能履行协议,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履行协议,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离婚后是否还能起诉对方的财产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存在共同财产未分割、对方隐瞒财产或者其他不正当行为、离婚协议中约定的特殊条款未能履行等情况,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离婚后双方各自分得自己应得的财产后,就不再有共同财产,也就不存在起诉对方财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