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约定仲裁无效
引言 约定仲裁是当事人通过约定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解决的方式。在中国,约定仲裁受到法律保护,但在某些情况下,约定仲裁可能会被宣告无效。本文将探讨如何根据中国法律使约定仲裁无效。
无效的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情况下的约定仲裁无效:
.jpg)
1. 仲裁协议无效。例如,当事人一方因欺诈、胁迫或显失公平而签署仲裁协议。 2. 仲裁程序违反法律。例如,未经当事人同意改变仲裁场所或指定仲裁员。 3. 仲裁庭没有管辖权。例如,争议不属于仲裁协议约定的范围内。 4. 仲裁结果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例如,仲裁员舞弊或仲裁裁决损害公共利益。 5. 仲裁程序存在严重违法行为。例如,仲裁员与当事人有利益冲突或未遵守程序规则。
无效的程序 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程序使约定仲裁无效:
1. 在仲裁前提起无效之诉。当事人可以在仲裁开始前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无效之诉,请求法院判决仲裁协议无效或仲裁程序违法。 2. 在仲裁中提出无效抗辩。当事人在仲裁程序中可以提出无效抗辩,要求仲裁庭对仲裁协议或仲裁程序的效力进行审查。 3. 在仲裁后提起撤销之诉。当事人可以在仲裁裁决作出后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撤销之诉,请求法院撤销仲裁裁决。
法院的审查 法院在审查约定仲裁无效时,将从以下方面进行判断:
仲裁协议是否合法有效。 仲裁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仲裁结果是否符合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负担举证 请求宣告约定仲裁无效的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即证明仲裁协议无效、仲裁程序违法或仲裁结果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时效 提起无效之诉或撤销之诉的时效为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仲裁协议无效或者仲裁程序违法之日起一年。
结论 在某些情况下,根据中国法律可以使约定仲裁无效。当事人可以通过提起无效之诉、在仲裁中提出无效抗辩或在仲裁后提起撤销之诉等程序来行使无效权。法院将根据具体案情对约定仲裁的效力进行审查,并根据法律规定作出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