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起诉后不执行怎么办
一、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73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本条例规定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处应缴工伤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jpg)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57条规定:“对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书、裁定书以及支付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强制执行:
(一)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二)一方当事人逾期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三)当事人自行和解后反悔,未在和解协议约定的期限内履行和解义务。”
二、起诉不执行的情况
在工伤诉讼中,用人单位败诉后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情况时有发生。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包括:
经济困难,无力履行; 对判决不服,恶意抗拒; 涉及到企业的声誉和影响力等。
三、采取的措施
对于工伤起诉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职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申请强制执行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职工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查封、扣押、划拨银行存款等措施,强制用人单位履行判决。
2. 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职工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要求其责令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并处以罚款。
3. 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资纠纷,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可以对工伤赔偿等劳动争议进行仲裁,并作出裁决。
四、注意事项
在采取上述措施时,职工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判决书、执行通知书等。 及时向法院、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避免超过诉讼时效。 如果用人单位仍然拒不执行,职工可以考虑申请人民检察院对用人单位提起民事执行监督程序。
总之,职工在工伤诉讼后遇到用人单位不执行的情况时,应当及时采取法律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申请强制执行、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等途径,敦促用人单位履行生效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