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拿起诉书后的处理步骤
1. 诉前准备
收集证据:收集能证明夫妻感情破裂、家庭暴力或其他法定离婚事由的证据,如聊天记录、照片、证人证言等。 明确诉讼请求:明确要求解除婚姻关系,以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等诉讼请求。 选择法院:一般向被告住所地或原告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jpg)
2. 起诉
填写起诉状:按照法院要求填写起诉状,包括当事人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清单等。 提交材料:将起诉状及相关证据材料提交法院立案庭。 受理审查:法院审查起诉状及证据,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受理,不符合的予以驳回。
3. 诉讼程序
送达传票:法院将传票送达被告,通知其应诉。 应诉答辩:被告收到传票后应在法定期限内向法院提交答辩状,对原告的诉讼请求进行辩驳。 开庭审理: 法院组织原被告进行庭审,双方进行举证、质证、辩论等。 调解或判决:法院根据庭审情况,努力调解夫妻双方达成和解;调解不成的,依法作出判决。
4. 判决生效
一审判决:法院作出判决后,双方当事人均不服的,可以上诉。 二审判决:二审法院作出判决后,即为终审判决。 判决生效:二审判决生效后,双方当事人应按照判决履行义务。
5. 后续事项
执行判决:如一方当事人不自愿履行判决,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财产分割:离婚后,夫妻共同财产依法进行分割,双方应按照判决或者调解协议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子女抚养:判决或者调解协议中会确定子女抚养权归属,抚养方享有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和管教的权利,另一方有探望权。
注意事项
诉讼时效:自夫妻感情破裂之日起,一方连续两年以上不同居,视为感情破裂,符合起诉离婚的法定时效。 子女抚养:法院对子女抚养权的判决,是以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和成长为原则。 协商离婚:双方当事人也可以协商离婚,达成一致后,共同向法院申请办理离婚手续。 法律援助: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法律援助,获得免费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