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申请指南
什么是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是一种通过政府有关部门对劳动争议进行仲裁调解或裁决的制度。它旨在快速、有效地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纠纷。
.jpg)
适用范围
劳动仲裁适用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以下纠纷:
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劳动报酬的支付 用工形式、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劳动条件的确认和变更 劳动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待遇的保障 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赔偿 性别、民族、宗教等方面的歧视
申请程序
1. 提交申请书
劳动者需要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申请书应载明当事人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并附相关证据。
2. 受理与调查
劳动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受理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会立案调查。调查主要包括询问当事人、查阅证据、勘验现场等。
3. 调解
仲裁员会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若调解不成功,则进入仲裁程序。
4. 仲裁
仲裁员会根据法律和事实进行裁决。仲裁裁决一般在30天内做出,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生效。
5. 执行
仲裁裁决一旦生效,当事人必须自觉履行。若一方拒不执行,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管辖权
劳动仲裁委员会的管辖权一般按以下原则确定:
劳动争议发生地 用人单位所在地 劳动者住所地
证据收集
为了支持自己的仲裁请求,劳动者应收集以下证据:
劳动合同、工资单、社保缴纳记录 考勤表、工作日志 证人证言 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注意事项
劳动争议必须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申请仲裁。 申请仲裁需缴纳一定费用。 劳动者可以委托律师或工会代表代理仲裁。 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