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裁员资质与条件:中国法律视角
在仲裁程序中,仲裁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确保仲裁的公平、公正和专业性,对仲裁员的资质和条件提出了严格要求。
### 法律依据
.jpg)
中国仲裁法的相关条例规定了仲裁员的资质和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13条:仲裁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品行良好,廉洁公正 具有仲裁所需的专门知识和经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仲裁程序的若干规定(试行)》第12条:下列人员不得担任仲裁员: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被开除公职的 受过吊销仲裁员执业证书处罚的 被仲裁委员会认为不适宜担任仲裁员的
### 资质要求
中国法律对仲裁员的资质设定了以下具体要求:
1.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仲裁员必须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行使法律行为。
2. 品行良好,廉洁公正
仲裁员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坚持原则,廉洁公正,不谋私利。
3. 专门知识和经验
仲裁员应当具备与仲裁案件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通常情况下,仲裁员会根据其在法律、会计、工程或其他相关领域的专业背景进行选聘。
4. 禁止性人员
根据规定,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被开除公职、受过吊销仲裁员执业证书处罚的人员不得担任仲裁员。
### 条件审查
为了确保仲裁员满足资质要求,仲裁委员会或有关部门通常会对仲裁员的背景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个人履历:核查仲裁员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和专业资格。 品行调查:通过调查和参考了解仲裁员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评价。 业务能力评估:评估仲裁员在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仲裁经验。
### 守则和规范
除了法律规定外,仲裁员还必须遵守相关的守则和规范,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实施办法》 《国际商会仲裁规则》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
这些守则和规范对仲裁员的职责、行为准则和利益冲突回避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
### 独立性和公正性
仲裁员必须保持独立性和公正性。他们不得与当事人有任何经济或其他利益关联,不得偏袒任何一方。为了保证独立性,仲裁员在受理案件前必须向当事人披露可能影响其公正性的任何情况。
### 结论
仲裁员的资质和条件是确保仲裁程序公平、公正和专业性的根本保障。中国法律对仲裁员提出了严格的资质要求,并通过审查机制和守则规范确保仲裁员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合格的仲裁员有助于维护仲裁制度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促进纠纷的有效解决和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