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后法律规定废止的法律后果
当起诉后法律规定被废止时,该法律的废止对诉讼程序和实体权利的影响取决于具体法律废止的性质、废止时间以及案件的具体情况。
中国法律中的规定
.jpg)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第94条规定:"法律的废止,不影响根据被废止的法律所作的司法裁判和行政决定。"
这意味着,如果法律在起诉后被废止,但该法律废止前发生的涉案行为属于被废止法律规定的行为,且在被废止法律废止前作出的司法裁判或行政决定已经生效,那么该生效的裁判或决定仍具有法律效力。
实体权利的影响
如果在起诉后,涉及诉讼的实体权利的法律被废止,则该实体权利可能会受到影响。例如:
损害赔偿请求:如果起诉后诉请赔偿的法律依据被废止,则原告可能丧失获得赔偿的权利。 合同义务:如果起诉后合同相关的法律被废止,则合同的效力可能受到影响,原告可能无法主张或丧失合同项下的权利。
程序影响
法律废止对诉讼程序的影响取决于废止的时间和案件的具体情况。
废止前已作出判决或裁定:如果法律在判决或裁定作出后被废止,则该判决或裁定仍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得以法律废止为由提出上诉或异议。 废止后继续审理的案件:如果法律在案件审理期间被废止,法院将适用废止后的法律继续审理案件。但需要注意的是,废止后的法律可能与废止前法律有不同之处,这可能会影响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和裁判。
其他考量因素
除了法律废止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起诉后法律废止的后果,包括:
法律废止的过渡性规定:一些法律在废止时会制定过渡性规定,以处理废止前和废止后的法律适用问题。 法律废止的溯及力:法律废止是否具有溯及力也会影响其对起诉后案件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法律废止不具有溯及力,但部分法律可能明确规定具有溯及力。 案件中的情况:案件的具体情况,例如涉及行为的时间、当事人的过错程度等,也会影响法律废止对案件的影响。
结论
当起诉后法律规定被废止时,该法律废止对诉讼程序和实体权利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需要综合考虑上述法律规定、法律废止的性质、废止时间以及案件的具体情况,以作出公正合理的裁判。